林克龍報告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專題講座:「起錨?!超錯?!基督徒應如何回應政制改革」論壇
講者: 成名教授(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副教授)
戴耀廷教授(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)
朱耀明牧師
胡志偉牧師(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)
主辦機構:基督徒民主教室
日期及時間:2010年6月21日晚上7:30-9:30
地址:旺角道56號3樓“活石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引言
香港2017年特首和2020年立法會議員普選政制改革,自2010年6月中旬特首曾蔭權與公民黨魁余若薇電視辯論後,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。基督徒面對政革的課題,怎樣回應和反思呢?
全球民主化浪潮
成名副教授首先介紹全球民主化下,香港的民主發展方向和進度。正如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首位亞洲人 A.K. Sen 指出,全世界的民主制度是不斷擴張。這位印度學者陳述民主的好處包括自由和人權受重視,令貪污和飢荒減少,政治穩定,貧富懸殊縮窄,經濟穩定發展。
香港可列為半民主地區,與中國的獨裁和歐美先進國家的高度民主不同。半民主地區的政治穩定性還不及獨裁體制下的中國。後遺症計有:(一)用人唯親,正如曾蔭權提出親疏有別;(二)政治兩極分化,立法會中功能組別佔半數,可輕易否決議案;(三)羣眾動員運動愈來愈激烈;(四)施政效率低,如醫療融資和公平競爭法,政府拖得就拖;(五)官商勾結如地產商建屏風樓、發水樓。立法會中的功能組別是既得利益者,定會維護既得利益,未能引入獨立意見,其實香港有成熟條件去取消功能組別。成名副教授提出激烈羣眾動員會令中央政府讓步,如89年百萬人上街,資金撤走和中產移民潮,令中央政府在基本法草擬時讓步。另一個例子是南韓反對黨團結反對軍事獨裁,成功爭取民主。還有,波蘭天主教會協助團結工會爭取民主。因此總結爭取民主成功的要素有三方面:(一)不要靠上面放權,而是由下而上爭取,迫上面讓步,在67個國家中,有75%成功爭取了民主;(二)爭取行動要克制、要非暴力,以免嚇怕旁觀者擔心影響工作;(三)強大的民主派聯盟,因政府擁有豐富資源和掌管宣傳機器。香港經過25年漫長的爭取民主歷程,不能一步到位,正如民主黨魁何俊仁指出要一步一步向前,否則市民會厭倦。
香港基督徒的態度和回應
第二位講者戴耀廷副教授引述鄧紹光從神學觀看民主進度,只有耶穌基督是真理,但每個人不掌握真理,因此了解真理要透過對話去認識真理,基督徒可以扮演調解者與別人就真理對話。當批判民主制度時,亦要從對話著手,不要將民主制度絕對完美化。討論民主制度時,更要涉及憲政制度。另一方面,民主文化是承托民主選舉和制度,其中民主的元素是政治平等和參與選舉制度公正。最近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將普選定義為普及和平等,是進步的,他亦接受民主黨有善意的對話,因此接受民主黨的區議會改良方案。另一原因是特區政府若未能通過政改會陷入管治危機,以致北京的鴿派在曾蔭權和余若薇電視辯論後,佔上風而令民主黨區議會改良方案被中央政府接納。
第三位講者朱耀明牧師自認為民主的同行者超過25年,還在6月20日為民主黨的活動站台表示支持,5月底還在時代廣場民主女像前,站在司徒華旁邊支援。香港自84年9月16日開始爭取民主,捍衛民權,要求還政於民,直衝著中共而言。他亦認為教會應擔當對話並爭取溫和路線,但都沒做,令人感嘆。第四位講者胡志偉牧師亦指出教會的問題,對政治中立甚至可以說是冷漠,避而不談,因基督徒普遍感覺在天而不在地的超然地位,很多時候有取向但又稱中立。 基督徒應不逢迎政權,但亦不應無理反對。有人以為基督徒任職政府可令政權更好,但盧旺達的政府有很多基督徒,可惜政權殘暴,因人有罪性。香港基督徒應尊重別人意見,就算是異意亦要尊重。
個人反思和回應
香港政制的問題是功能組別,按基本法規定,功能組別現有30席 ,分區直選議員30席,這些由23萬人選出的功能組別議員,只佔總投票人數317萬人一小部份 ,但其投票權可左右整個立法會,不是一個公平的制度。這亦是令泛民中很多人要求取消功能組別的原因。但這些既得利益者,怎會輕易放棄其既得利益?在爭取民主進程中,民主派要聯盟實不容易,因各有利益和不同理念,極容易被中央政府分化瓦解,正如近日中央政府同意民主黨提出區議會改良方案,民主黨內部即鬧不同意見,只得八成黨員贊成,其他泛民派亦有多人反對。關於講者指出爭取民主由下而上,動員激烈會令中央政府讓步,筆者不同意。須知獨裁體制下的中共,本身不是民主產生,讓步只是權衡利弊的策畧行動,若民主爭取過程太激烈,不知中央政府會否採取相應激烈的回應?作為基督徒,要反對一切過激的行動。正如聖經教導基督徒要成為光和鹽的調和作用。
第二位講者戴耀廷提及基督徒要扮演調解者與別人對話,是很好的建議。在當今政治紛爭的局面,理性和務實的討論,會令市民和中央政府明白並接受有益的建議。這種理性和平的方式,可以沖淡社民聯火爆激烈行動,對年青一輩的不良影響。當然公平公正的政制亦要堅持到底,但要以和平方式的行動去表達。
朱耀明牧師身體力行支援民主黨的行動,令人欽佩。因這種行動會讓市民覺得基督徒不是只會躱在教會中唱詩、禱告、聽道,而是挺身而出支援民主推行活動,爭取公義公正的選舉。當然,基督徒的一切行動,均應以理性、合法、合乎聖經教導為指導性原則。現在民主浪潮全球化,香港不會是例外,基督徒可以和平、理性的方式,支援民主進程。
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